发布时间:2025-09-11 17:00:28
浏览次数:5
[他们主动放弃订单,不是因为无单可接,而是因为看清了未来]
昨天带企业参观东莞钣金厂,两家企业主谈到:“今年不卷了,低价单做得没意思。宁愿少接单,也要做好做稳。不盲目冲产值,不一再压低报价。”
这次我在华东地区待了十天,多次走访江浙企业,有一个强烈的感受:他们普遍更从容,不轻易抱怨“内卷”,而是着眼长远、专注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。反观一些广东企业,交流中常听到对当下困境的抱怨,焦虑感明显更重。
近段时间,我陆续与超过50家企业老板做了深入交流。走进广东、江浙的工厂,我看到一个共同现象: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“痛定思痛”——果断砍掉仅能保本、持续压价的订单,淘汰唯成本论的客户。
经历短期阵痛后,不少企业今年利润不降反升,上半年业绩比往年更好,对下半年也更有信心。
为什么它们能在“低成本、高效率”的主流叙事下逆势增长?
因为太多企业吃够了“低价抢单”的苦:微利甚至亏本接单,指望“赤字接单、黑字出货”,最终却发现——低成本这条路根本走不通。
市场上总有人比你价格更低。抢来抢去,自己没有利润,还要不断垫资生产,越做越狼狈。
而一旦接下低价订单,企业就会拼命“降本”:所谓“高效”往往变成拼命赶工、压缩工艺、多用临时工、挤压供应链——整个体系陷进低成本循环。老板疲于奔命,员工苦不堪言。
物极必反。极端低成本运营的代价非常明显:
企业缺乏技术和管理沉淀,一切动作只为满足当下低价诉求。选用最低价的供应商,质量和服务持续滑坡。客户也会不断比价、压价,甚至以“别家更便宜”要挟你一再降价。
这样的模式下,供应商没有诚意,客户没有忠诚,员工缺乏归属感。企业更没有资金投入管理与升级。到最后,留给老板的,只有一地鸡毛。
相反,那些拒绝低价订单的企业,逐渐出现了两种转变:
一、是客户愿意加价了。
因为他们意识到:这个订单一直是你做得最熟、最好。之前双方陷入恶性博弈,只谈价格、不谈价值。当你敢于拒绝,客户反而更认可你的不可替代性。
二、是产能被释放了出来。
企业有了空间重新思考:谁才是我的目标客户?我该提供什么价值?我的理论纯利润最低要多少?从此,你不再被动比价,而是主动走出去,寻找与自身匹配的优质客户。
这也让我理解,为什么很多企业每年都会主动优化客户结构。淘汰一批,再引入一两批新客户。因为产品做了一两年后,价格通常已被压到极限。唯有持续迭代客户,才能跳出价格战,不断向上走。
尤其对钣金加工这类企业来说,更要清醒认识到:如果工艺没有革命性变化,生产效率与成本结构其实是相对刚性的。大部分产品都是中小批量下,从报价那一刻起,成本的大盘子基本就定下了,后续改善空间上升有限。
好了。收束一下。生意确实是难做了。但难,不代表没有机会。难,是难给那些仍然固守旧逻辑的人。
如果你还认为:
开工厂就是“做多”,而不是“做好”;
创业就是“单打独斗”,而不是“协同共生”;
利润就是“多卖”,而不是“少浪费、做深价值”……
那生意,当然会越来越难。未来几年要做生意,可真得换个新思路了。这个时代,挑战很多,变化很快。但挑战之中,也一定孕育着新的生机。
祝你,顺势而为。
最后顺带提醒一下:欢迎报价固美特专题特训营
【主题】:钣金工厂效率提升特训营
【时间】:9月20日-21日
【地点】:东莞
【主办】:固美特
我们一起系统性的进化,让自己变得更好,唯有自己变强了,变好了,我们在这个社会的生存概率就会变得更高。